中新网郑州10月16日电 (记者 刘鹏)15日下午,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“河南这十年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,重点介绍十年来河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。
探索国际传播“打开方式”
“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,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。”中原要出彩,文化更应出重彩、出浓彩。
“河南文化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万花筒,河南历史是展示中国历史的大舞台。”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德亚表示,十年来,河南通过全面系统梳理、深入挖掘中原文化、黄河文化的历史文脉、深厚底蕴,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、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十年来,河南努力做强文化产业,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67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202.99亿元,占同期GDP比重由2.26%提高到4.06%,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动能。大运河、丝绸之路河南段和二十四节气、太极拳成功申遗。
尤其是近年来,河南持续探索国际传播的“打开方式”,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多重价值和时代风采,以技术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,打造一系列承载中华文化、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。
其中,“中国节日”系列节目在海外平台被热捧,“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活动”为全球观众带来浓浓中国味的“年夜饭”,《洛神水赋》的中国式浪漫惊艳全球,《中医》《少林功夫》《太极拳》《汉字》《红旗渠》《焦裕禄》等20余册“中华源·河南故事”中外文系列丛书深受海外欢迎,这些工作、实践、成果都向世界展现了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
挺近网络主战场
曾德亚说,十年来,河南着力挺近网络主战场,主动适应传播格局变化,以网络的传播力为思想的穿透力插上“翅膀”。同时把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贯穿始终,开设的“微博党史课堂”阅读量目前突破10亿,创作的《征程》《共产党人》等电视专题片反响强烈。
河南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岩松表示,十年来,聚焦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生动实践,开展“母亲河畔的中国”等网上重大主题宣传326项。打造“网络中国节”品牌,推动《唐宫夜宴》《洛神水赋》等优秀传统文化出圈走红。
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。郭岩松介绍,十年来,河南坚持依法治网,加快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,基本形成综合治网格局。推进“清朗”“净网”系列专项行动,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110万条,查处账号2.3万多个,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乱象,上线网络辟谣平台、招募网络义务监督员,发现查处网上谣言1.4万条。
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介绍,十年来,河南着眼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,组织开展“同学,你好”“我和我的高考”“最美微课”系列视频展播活动,打造“中原大讲堂”微博平台,持续推出“行走”系列、“寻找”系列、“故事”系列、“读懂”系列短视频,努力讲清楚故事背后的道理、学理和哲理,在打造网言网语上作出了积极探索。
重大主题宣传有声有色
在重大主题宣传方面,河南统筹内宣外宣、网上网下,用好104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果,开展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、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、改革开放40周年、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”等重大主题宣传,采用移动化、视频化、互动化方式,展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。
曾德亚表示,河南还推出报告文学《战“疫”长歌》、大型电视政论片《雄关》,塑造郑州“超级英雄”杨旭恒、新乡“吊瓶书记”闫超、周口“平凡英雄”王新华、鹤壁“公交红船”等先进群像,在大战大考中强信心、暖人心、筑同心。
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王朝纪介绍,这十年,河南把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贯穿始终,开设的“微博党史课堂”阅读量目前突破10亿,创作的《征程》《共产党人》等电视专题片反响强烈,推出的《银杏树下》《花开山乡》《红旗渠》《我的父亲焦裕禄》《千顷澄碧的时代》等文艺作品感人至深。
这十年,河南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,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,郑州大学思政课教师周荣方“讲焦裕禄故事动情落泪”的短视频,全网曝光量34亿。如今的思政课更加“有料有趣”,更多的学生从“低头族”变成了“仰望者”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