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间,北京人又火了,从“儿化音”到“懒”再到“贫”,被大家聊了个遍。
提炼出最精髓的一点就是——逗。
“逗贫逗贫”的北京人,把日常讲成段子,把困难化作幽默,即使是吐槽也得先来一句:“好吗您跟我这儿逗闷子呢”“我说你这人怎么那么逗呢嘿”,然后再噼里啪啦说一大串儿,而对方被怼还想笑,因为损人也有意思。
如果你身边有北京朋友就赚翻了,每天耳边活像有十个大张伟跟你逗逗逗逗逗逗逗,相当于拿到了免费相声年票,365天笑不停。
嗨,姆们平时说话就这样儿
看给您乐得金牙都出来了
北京人这张嘴,单单一个出神入化的“您”字,就很幽默。
北京大爷哄孙子别哭:“没必要,您这样儿真没必要”,跟猫聊天:“您什么岁数儿了,还往柜子上上”。要格外恭敬,要有儿化音,隐约透着不羁。
相声里说的“这个人非常有礼貌,见到小狗儿都说您好”如果发生在北京,那估计就是真事儿。正如同潮汕人到对方家吵架都得喝茶,北京人再生气也是一口一个“您”。
“您可太没公德了,您还不如直接从窗口儿里钻进去呢”——这是买馒头时有人插队的义愤填膺;
“姐姐您是猪吗?”——弟弟输什么也不能输气势;
“您还不从猪窝里爬起来呢?”“您作业写了吗?找打了吧您”——这扑面而来的“杀气”,甭问了,是妈妈跟孩子说话呢;
实在没辙了,右手背往左手心那么一拍,嚷嚷着:“干脆,您气死我吧!啊?”
一口京腔儿又溜又脆又风趣,再加上“呦嘿”“哎呦喂”“嚯”“哎我说”“得嘞”这些新鲜水灵的语气词,就更逗了。
跟邻居在电梯遇见了:“哟,您买了俩小西瓜儿”;
小孩噌噌往外跑,一把逮住:“嗬嗬嗬,跑挺快你,干嘛去啊”;
给陌生人指路,滔滔不绝说了两分钟,最后一拍大腿:“害!我带您去吧,可别走岔了……真没事儿真没事儿,走吧咱。”
哪怕是吃了顿合口味的饭,北京人讲出来也是绘声绘色:“哎你知道吗,我今儿个点的内菜绝了,满汉全席都不一定吃得着!我告儿你说啊……”
逗乐的日常,无处不在
北京人逗贫的日常,简直可以拍成连续剧,专聊这些人间烟火的新鲜事儿。这部名为生活的喜剧,每天被成千上万的北京人倾情上演。
万事万物从他们嘴里说出来都有意思,每一件都让人意犹未尽。让人忍俊不禁的对话日复一日地发生在地铁里、公交车上、饭馆里、路边上,且热闹且幽默着。
单说在上班的路上,就可能碰见这些好玩的事儿。
小区门口,你会看见从菜市场回来的老太太,给街坊安利她刚买的芝麻烧饼:“你闻,香你一大跟头”;遛鸟大哥认认真真地叮嘱画眉:“宝贝儿哎,咱下次可不能吃那么多了啊。”
最有意思的是公交车上有个小孩一直嚎,谁哄都不听,北京大爷一句“别哭了,聊聊天儿”,哭声就真的戛然而止。
如果你在地铁,文明引导员大爷会对乘客们循循善诱:“铃响后您为什么不能抢上呢?您上得去上不去都刺激,您这心跳啊血压啊都升高,还是身体第一。”
换乘时坐电梯,你前面可能有俩北京姑娘闲谈:
“刚才那趟线上,有一特帅的男孩儿就站我边儿上。我还跟他搭话来着!”
“是吗,你说什么了?”
“我说,您踩着我鞋带儿了,麻烦抬下脚行吗?”
平常的日子有了北京人的幽默而显得格外可爱。冬天如果有人进门不关,冷风嗖嗖往里灌,北京人就会问他:“你尾巴是有多长啊?”
他们最擅长话里有话,表扬人的听起来不像好话,揶揄人的又让你恼不起来。八零后电视剧《奋斗》里,米莱形容杨晓芸的衣品:“就杨晓芸那品味,我告诉你啊,你给她三万,她愣给你装出十万的效果。可如果你给她三十万,效果还是十万。”
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他们在夸你还是损你。比如作家王朔赞扬红颜知己徐静蕾的另类视角:
“其实老徐的文章有什么好?她写的,我一看,什么都没写啊!她有一点特好,就是她不吹自己。她知道什么是寒碜。我们聪明的北京孩子,都知道什么是寒碜。”
这话说得很真诚,但总让人觉得贱兮兮,想生气又找不到理由,除了噗嗤一笑真没招儿。
不过话说回来,只有把对方当最亲近最喜欢的人,北京人才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把他损出花样儿来。
如果你被北京人损了,说不过他们也别着急,大不了强儿行儿加儿化儿音儿气儿气儿他儿们儿。
别的不图,就图个开心
常有人说“受不了”北京人说话,不但啰嗦还油了吧唧。而北京人听了通常满不在乎地一甩脖子:“嗨,我说个事儿吧人家觉得我满嘴跑火车,我这不都是为了让大伙儿听着开心吗!”
开心,是北京人的第一要义,也是他们逗贫的目的。不仅是聊天说话有趣,更体现在打心眼儿里的乐观和豁达。
如果你因为小事生闷气,北京人会这么劝你:“害,这点事儿都能把你气得跟老家雀儿似的,你瞧瞧我这心胸——比我这脸还大呢!”连劝带逗,直到你笑出声来。
哪怕真遇到不顺心,北京人就拿自己开涮。
“一代顽主”王朔曾被批评:“他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跳蚤,只可惜没能跳得更高。”一般人气得要跳脚,结果王朔回:“又不是我一个跳蚤在跳,后边还有更好的跳得更高的。用瓦尔特的话说:谁活着谁就看得见。”
幽默里带着棱角,给自己扳回了局面,也给对方留了情面。他们放得下架子,禁得住调侃,开个玩笑,自嘲拆招,再难的事儿吹个口哨就过去了,之后继续有说有笑地过日子。
关于生活的不易,他们也看得通透。王朔曾说:“平时大家都装,不装早打出脑浆子来了。某人说他不装,从来没装过,你赶紧上去记住他长什么样,你见到不要脸本人了。”
你以为他接下来要愤世嫉俗地批判一番?他偏偏话锋一转:“人类就是装着装着,才进步的啊。”
汪曾祺早已有了精辟的评价:“北京人就是哄自己玩儿。当然,生活也是很好玩的。”
想体会下他们究竟有多好玩,你不妨就在这寒冬初上的季节里,随便去北京的一家涮羊肉馆子里转转。
眼前热气蒸腾,耳边是每桌呼喝大笑,那些一边把蘸着麻酱的鲜美羊肉往嘴里送,一边逗贫解闷儿的北京人,吃得正美呢。
再听听他们在聊什么:
“老哥,您说人活着图什么?”
“有条件吃饱就玩,玩累就睡,没条件就去挣钱。就图个乐呵!”
山西,中国真正的魔鬼方言区